2013年1月2日 星期三

「新世紀」的開始 --- 人心教化 (2-3) !(新加坡篇)

最近媒體出現不少與
新加坡有關的新聞報導

以下這篇由新加坡英文
「海峽時報」前總編輯
現任新加坡報業控股公司
執行編輯韓福光
在結束一趟台北行後
以「這裡不是東京」的文章
發表在「海峽時報」
特別引起了我的興趣

台北捷運排隊文化
左上右下 依序而入

星媒訪台驚訝:台北沒人亂丟垃圾
新加坡英文「海峽時報」前總編輯、現任新加坡報業控股公司執行編輯韓福光(Han Fook Kwang)日前一趟台北行,讓他對台灣人公民素養印象深刻。他在昨天海峽時報兩度以「這裡不是東京」提醒讀者台北在公德心的進步。

韓福光約一周前造訪台北,對台北保持清潔的印象深植在心;這是他相隔超過廿年後再度到台灣,以往對台灣印象都來自於媒體,且負面印象居多。昨天他以「新加坡不光彩的事實(The dirty truth about Singapore)」為題撰文。
文中他自問:「難道都沒人丟垃圾?」「如果你手上有一張想扔的紙巾,是放進自己口袋?」韓福光的導遊告訴他,「台灣人就是這麼做的。」
台灣人沒有亂丟垃圾,而是回到家再丟;台灣人也把可回收的垃圾,與不能回收的區隔開。這讓他想到新加坡在垃圾分類上面臨的困難,更別提把垃圾帶回家。
韓福光寫到:「我必須提醒自己,我是身在台北,而非東京。」看到捷運站排列有序的通勤族等候列車,即便擁擠,仍是單排依序上車,「這是新加坡看不到的」。此時,他再度提醒「這裡不是東京」。
四天行程中最讓他覺得不可思議的是在餐廳;他說,這不是到頂級餐廳,服務卻「比東京還要好」。
韓福光從非常年輕的餐廳服務生身上看到的是,「我從未在世界任何地方體驗過如此個人化、熱情、有見識的服務」。
這是他在鼎泰豐體驗到的,而以這家餐廳「翻桌」速度來看,他寫到:「可不能說這是個慢條斯理日子裡遇到的特殊服務。」
回過頭來,韓福光提醒讀者,新加坡人很多不好行為長久以來都未見修正;包括通勤族占據捷運出口,食客在熟食中心吃完飯不主動歸還碗盤,居民不做資源回收,看電影講手機。
韓福光寫到,很多人常說新加坡是世界第一等的經濟體,卻沒有伴隨著社會的優雅行為(social graces),這可能要花一個世代的時間才能兩者兼顧。
新加坡華文報紙近來最常以「公德心」描述所謂的優雅行為,在韓福光這篇文章,他認為,薄弱的社區意識導致新加坡人缺乏公德心。
他也問了在台灣工作的同事,台灣人為何這麼有公德心。
這位女同事說,原因很多,特別是一九八七年解嚴後,政治與社會覺醒,更多人參與與台灣有關的公眾事務,讓大家有更強的「台灣人本體意識(Taiwanese identity)」。
韓福光說,政治上,台灣常有些不光彩的事,經濟發展遲緩也有一段時間了,「但他們在社會態度舉止方面,似乎踏出了一大步」。
【2013/01/01 聯合報】http://udn.com/

電扶梯左側走道
留給需要趕時間的乘客
韓福光先生對台灣觀察的描述
主要目的是在提醒新加坡民眾
在生活上
應該注意的社會優雅行為
(social graces)
台灣有值得學習之處
但離理想還有段距離
但他其中的一段話
反倒讓我省思良久
他說:
『政治上 台灣常有些不光彩的事
      經濟發展遲緩也有一段時間了』
台灣常久以來
的確給外界有如此印象
原因為何?

民國76年(1987年)
台灣解嚴後
開放黨禁 報禁
社會百家爭鳴
國會亂象叢生
民主學習步伐緩慢
立法院國會議場
集體暴力現象頻仍
街頭警民對抗相向
透過國際電視媒體
讓全世界看到台灣的亂象
加上大陸媒體對台灣
只報憂不報喜的現象
台灣給人的形象
除了亂還是亂

轉眼25年已過
立法院的亂象不再
街頭也無失序抗議群眾
就連當年幾十萬人
上街頭的「紅衫軍」
也平安順利收場
老百姓每人一票
選出自己的總統
也讓政黨輪替兩次
台灣的民主制度
雖非完美無缺
但在華人世界裡
台灣民眾享有最高的民主程度
卻是不爭的事實
這些何嘗不是「撥亂反正」的效果!

回過頭看
其他華人國家或地區
經濟發展傲人
人民所得特高
但人民卻始終無法做主
選出心中理想的
最佳國家領導人
老百姓的「幸福感」
又從何而來?

前總統陳水扁的貪污案
讓台灣的形象蒙上陰影
但將此貪污總統判刑
送入大牢
更體現了古訓
「天子犯法 與民同罪」的精神
讓老百姓對政府
司法辦案的決心
不包庇高層隱私
更增添無比信心
如果因此世人覺得
只有台灣的總統會貪污
那也未免「癡人說夢」!
能夠質疑總統的清廉
司法並嚴查偵辦成功
陳水扁已被關四年
沒被現任總統特赦
可見不只是虛晃一招
即使放在全世界
也沒幾個國家司法有此魄力

如果一個國家的人民
不覺得生活有委屈
正義能夠伸張
不公平能減少
就算有不平之氣
也能有適當管道
得到保護與宣洩
就算貴為一國之尊的總統
犯了錯誤
都有可能受到制裁
老百姓對他生活的環境
與人民就會產生信任感
待人和善 親切有禮
搭車排隊 依序上下
保護環境 垃圾回收
自然而然培養成為
人民生活的一部份 

新加坡人常自嘲

“Singapore is a fine country”
fine=罰款
嚴刑峻罰是法家思想
政府雖能掌控全局 維護秩序
卻無法教化人心
社會優雅行為(social graces)的建立
實繫於儒家思想的
人心教化

也許人心教化之思維
正是給韓福光先生疑問的
一個最好解答!



1 則留言:

Wei Wei 提到...

Social graces 不是嚴刑峻罰教化得來的.
連我們生活在台灣的人, 都覺得公民的道德感, 公德心比起以前有大幅度的提昇. 這都要歸功於長久以來學校的儒家教育與社會的自由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