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4日 星期三

等待認養的小狗--- 四喜平安 (1)!

今天在「滬尾砲台公園」
位於上坡的木製涼亭處
帶栗子經過
往植物生態區前進時
突然聽到
多隻小狗的犬叫聲
然後只見
四隻可愛的小狗
從涼亭中竄出
衝向栗子圍著玩耍
三隻全黑和
一隻淺咖啡色的小狗
不知是否被人帶到
此處遺棄?
還是另有原因

看牠們的皮毛色澤
與身體狀況
似乎還挺健康的
應該不像是
流浪街頭多時的模樣

每次遇到這種場面
第一個想到的
就是立即拍下照片
儘快上網貼出
希望能有愛狗人士
出面認養
衷心期望
這四隻惹人憐愛的狗狗
能找到愛牠們的新主人

兄弟們玩在一起
是不是太可愛了

2013年4月22日 星期一

「國家記憶」影像展---珍貴照片欣賞 (2)

「國家記憶」影像展
我前後一共去了三次
第一次去
是在參觀「普立茲新聞攝影獎」時
在「華山1914文創園區」
無意中發現此展
當時並未特別注意
現場拍了幾張
從未看過的戰時照片
回家後
發覺拍的太少 意猶未盡
決定再次前去

第二次去
補拍了不少的珍貴照片
回家後
愈看愈覺得不對勁兒
為什麼這些如此重要
二次大戰其間
中美攜手合作 
共同抵抗日軍
的稀有 珍貴史料照片
卻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
最起碼
應該在「中正紀念堂」
或「國父紀念館」展出
得到應有的媒體曝光度
不但可以讓更多的
海內外觀光客
瞭解這段史實
場地的選擇
更深具代表意義
而不是像目前
中華民國政府不聞不問
國民黨高層得了失憶症
馬英九總統的事不關己
的狀況下 讓人在
無意中 不小心 偶然間
在「華山1914文創園區」
發現這個「國家記憶」影像展

第三次去
從頭到尾 徹徹底底
把展場所有的照片
全給拍了下來
我知道
一旦展出結束
這些照片就再也不會
留在台灣
更不會有人關心或在意
拍下來的唯一目的
就是希望放在「部落格」中
能讓更多的世人
看到這段
二次世界大戰時
中華民國國軍
在中國戰區
對盟邦的貢獻
以及可歌可泣的歷史故事

美國當今雖然不是
一個令人討喜的國家
但在二戰末期
對中國的協助
自有其一定的份量
例如:陳納德將軍的
「飛虎隊」
以及在「國家記憶」展中
所看到美國對中國
空軍與遠征軍的訓練
與裝備提供等等
無論其背後目的為何
中美合作共同抗日
卻是不爭的事實

就讓我們來看看
這些經過美國國防部
解密後的二戰
「中緬印戰場」影像照片
更要感謝美國
通信兵團照相兵164連
媒體記者與自由攝影師
無懼戰火所拍下的
珍貴歷史紀錄照片
沒有他們的犧牲奉獻
我們是絕對無法留下
這段珍貴的「國家記憶」


一九四四年四月四日
與「Y」部隊成員
在中國西南地區
一位中國號手
站在一座古墓上
吹響起床號

2013年4月18日 星期四

「國家記憶」影像展--- 華山1914文創園區 (1)

「華山1914文化創意園區」
最近有項展覽
由美國新聞博物館與
紐約商業娛樂公司策畫

Capture the Moment
“瞬間的永恆”─
「普立茲新聞攝影獎70年大展」

從1940~2010間
囊括所有新聞得獎作品
見證每個年代關鍵時刻
做一完整呈現
裡面有許多新聞照片
是小時就看過的
現在重新放大尺寸
身歷其境
近在咫尺觀看
有種說不出的
身心震撼之感
小時候
被新聞照片
充滿張力的畫面
深深吸引
但此時
卻更能體會
背後所隱藏的意義

在美國種族衝突的年代
有位黑人球員首次
加入美式足球隊
卻在球場上
遭對方白人隊員
毒打斷骨
送出球場照片
令人觸目心驚

1960代
一位日本右翼學生
在講台上用刀刺殺
演說中的社會黨主席
他的眼鏡掉落鼻下
學生拔出刀的剎那
都是那個紛亂時代
的新聞攝影代表之作

文明的進展 
世界的改變
人權的重視
現代已不復見
當年那種充滿驚聳
 暴力與仇恨的新聞照片
純粹欣賞角度觀之
雖然少了點刺激感
但這也象徵
人類正朝著
更高的進化層次
「和平」方向邁進

「華山文創園區」
去年曾經去過一次
令我印象深刻
那是一個
有商業卻不庸俗
有文化卻不矯情
有歷史卻又現代
的環境場所

台北的繁華
缺乏文化的累積
就像信義計劃區
在一片廣大空地
蓋出無數西式建築
「101」是其中楚翹
雖然熱鬧新潮
人潮接踵而至
卻少了人文的追溯
台北的過往
老舊的小巷
頹壞的日式建築
看了讓人除了感傷
也不知該如何是好
似乎除了
把老房子拆掉
重新蓋大樓
就想不出
任何其他辦法

「華山1914」
就好比
把台北的繁華與過去
放進一個古董玻璃瓶中
讓大家從外觀賞
新與舊 老與少
完美結合

觀賞完
「普立茲新聞攝影獎」後
於園區閒逛時
突然發現在
華山六合院「紅館」區
有個「國家記憶」影像展
正巧遇上首日展出
主題是
「美國國家檔案館:
二戰中緬印戰場影像解密」
令人興奮的是
所有的照片
沒有一張曾經看過
這些都是經
美國國防部解密
近70年後
才終於揭密問世

二次世界大戰時期
1941年中英簽署
《中英共同防禦滇緬路協定》
隔年中華民國國軍出動
與美國在緬印地區聯手抗日
協助英國駐緬甸軍隊保護滇緬公路
中美軍合作的結果
不但收復西南失土
保衛緬印鄰國
也讓中華民國成為
盟邦的楷模

「米酒作業廠」
「普立茲新聞攝影獎」的
展場之地

2013年4月9日 星期二

「富基漁港」新風「帽」!

台灣是一個海島型國家
對於海洋文化的薰陶
應該有一定的影響
可惜鑒於兩岸過往
局勢的緊張
絕大部份美麗海岸線
都被海防部隊
與戰備碉堡所圍繞
金門 馬祖前線
就更別提了
聽說以前金門駐軍
部隊打完籃球後
必須立即繳回
以防止利用籃球
浮游到大陸對岸

在兩岸缺乏信任時代
海洋代表的是種禁忌
直到這一兩年
政府才制定了
海洋法與船舶法
開始在主要港口
興建新式遊艇碼頭
並開放私人購買遊艇
但這需要時間的蘊釀
才能逐漸培養出
海洋休閒文化

唯一不受影響的
「海鮮文化」
台灣沿海岸邊
很少有像國外的
高級別墅群
可能跟早期的管制有關
但各個大小漁港
吃海鮮的人潮卻是不斷
「吃海鮮」
應該是最不含政治意涵
就算魚是從大陸游過來
吃到肚裡也無人知曉

可惜的是
漁港主要功能在補魚
不在經營海鮮餐廳
「吃海鮮」
只是漁民的副業
所以到漁港吃海鮮
各式魚類雖然新鮮
但其他條件因陋就簡
讓人很難享有高品質
的海鮮飲食文化
台灣人民風純樸
對於這種克難環境
向來容忍度極高
只要能滿足口腹之慾
就不必太強求了
也讓我對到漁港吃海鮮
視為畏途

位於北海岸的小漁港
「富基漁港」
擁有28年的歷史
最近新完工的
「漁產品銷售中心」
卻讓我對傳統的
海鮮飲食文化
有了不同的看法

「富基漁港」
位於新北市石門區
最北端富貴角之南端
就在北海岸公路上
遙對白沙灣
海面寬闊 地勢隱敝
為一良好灣澳地形
不同於其他漁港之處
在於它是以「補蟹」聞名
花蟹 三點蟹 石蟳
最為出名
章魚 龍蝦產量也相當豐富

「漁產品銷售中心」
分A、B兩棟
A棟
主要販售生鮮及加工魚產品
B棟
為餐飲區 代客料理 超商等
「富基漁港」
過去最為人詬病的
「偷天換日」和「偷斤減兩」
新北市政府
新規劃的銷售中心
也得到妥善解決
如擔心商家「偷斤減兩」
A.棟設有公秤區
如懷疑商家「偷天換日」
B.棟餐飲廚房採透明設計
料理過程一目瞭然

「漁產品銷售中心」
整體環境乾淨 明亮 整潔
較以往鐵皮屋搭建
之老舊建築
不可同日而語
可見事在人為
政府有心
就能把事情做好
不過
政府做事
永遠慢半拍

西班牙建築師設計的
富基漁港
「漁產品銷售中心」
採用墨西哥帽型外觀
造型獨特別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