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9日 星期四

台北城市的『心貌』!--- 桃園國際機場 第一航廈(2)

在台灣
有兩個最容易被挨罵的地方

一‧ 中華民國的總統
三天一小罵
五天一大罵
七天從頭罵
不管總統怎麼做
都有被罵不完的事情
奇怪的是
想選總統的人永遠都不缺

二‧ 桃園國際機場
設施太老舊 天花板漏水
跑道有破洞 餐廳貴又難吃
好像愈罵的人愈多
它發生的問題就愈多
最後不知該不該繼續罵
有人形容大概
只有北韓的機場可以比擬

桃園國際機場
從三十幾年前開始營運
當時是亞洲最現代化的機場
新加坡樟宜機場
即是參照該機場規劃興建
對我來說
桃園國際機場
 有多年深厚的情感
第一次出國唸書的興奮經驗
到往後無數次的進出機場
留下多少的美好記憶
怎麼幾十年下來
會落魄到目前這付德性
真是令人無限感慨


一月十二日(星期四)
去桃園國際機場第一航廈
接薇薇從海南島開會回來
因為剛好碰到總統大選
從大陸回台投票的人潮洶湧
到達時已是零晨一點多
整個機場人山人海 車流不斷
當我到達停車場時
差點以為開錯方向
怎麼停在一個以前
完全沒有印象的停車場
其實沒有錯
第一航廈已經整修了

桃園國際機場
第一航廈的整修工程
由日本建築師團紀彥負責規劃設計
因現有建築腹地不足
新的外型設計利用原有結構
採取向外擴展及往上升高
依照現有之弧線屋頂向外延伸
並利用玻璃帷幕以增加航廈的透光性
整修工程將於2012年完工

這位深具人文背景的日本建築師
從小受父親影響 
熟讀中國古書與歷史
團紀彥畢業於東京大學建築系
獲美國耶魯大學建築碩士
他熱愛文學 創作過一本歷史小說

他在接受媒體訪問時
詳細描述桃園國際機場的設計理念 
團紀彥認為
機場必須契合城市的內在
如果「門面」現代 城市文明卻落伍野蠻
在遊客心中形成強烈反差 對城市未必是加分
(這就是我所謂的『心貌』)
他不諱言 有人建議他
「敲掉舊的 直接蓋新的」 但他仍堅持「新舊共存」
因為汰舊換新 勞民傷財又不環保
花費更是整修經費的二十倍以上
建造時間也須多三倍
況且 過去的記憶也應該保留
桃園機場這種『新舊共存』的手法
是世界首例 反而能引領世界潮流

他認為台北最迷人的是
『豐富可愛的小巷文化』
雖然很多人認為台北市容就像機場
老舊落伍 跟不上時代
但這些『老地方』 正是讓外國人如他
感到驚豔迷人之處
如果城市只一味追求現代化
最後跟全世界的城市長得一模一樣
反倒失去了特色

桃園國際機場在整修過程中
歷經波折
其間因施工方式與政府溝通不良
差點遭到解約
他認為這是文化差異與溝通問題
毫不影響對台灣的深刻情感
最後問題獲得圓滿解決

團紀彥對台灣深具信心
他說
中國大陸拼命邀國外名家蓋建築
但那只是炫耀資本主義起飛的符號
台灣則真的關心建築內涵
關心活在其中的生命
擁有更新的概念
不只是商業而已

這位日本建築師
點出了台灣目前的困境
我們追求的『新』和『美』
到底是甚麼樣的模式
就像當前的兩岸關係
大家都希望和平發展
到底是怎麼樣的發展
沒人說的清楚

台北的『半新半舊 半城半鄉』
是否反而成為跟其他
國際都會城市的最大區隔所在
一位大陸企業家
經常往來世界各國
曾多次來過台北
他也說到
桃園國際機場
是唯一讓他有回到家的感覺
當全世界的機場
都愈來愈相似時
桃園國際機場的『老舊』
反而成為一種特色
當然『老舊』的表現
是用一種新的方式

桃園國際機場第一航廈
整修尚未完工
只有地下一樓巴士站
目前開放使用

桃園國際機場
第一航廈的屋頂
像翅膀 也像海浪
圖/團紀彥提供

這是巴士站的後車室
新穎 明亮 寬敞的感覺
不太能夠跟桃園國際機場
傳統的印象連結到一起
廁所門口標誌設計
獨特 醒目 一目了然
與以往的設計大不相同
各家巴士公司的櫃台
質感都跟以前不一樣了
巴士站外等候中的巴士
各式標誌
較以前明確清晰許多
能夠想像
這就是以前的第一航廈嗎
這是入境航廈
上層是小型車通道
下層是大型巴士通道
似乎許多旅客還不知道
這個巴士站已開始營業
終於回到家
先看看手機有啥訊息
現在沒空看這個機場的改變

從『松山文創園區』與
『桃園國際機場第一航廈』
兩個大型公共建設的改變風貌
可以嗅的出來
台北似乎正以一種
『復舊如舊』的模式
讓台北成為充滿記憶的城市
這個如果是未來的發展計劃
那我真的要給台北拍手叫好
雖然『復舊』 但是『全新』
『半新半舊』的城市
就產生絕然不同的全新意義
台北能否有如馬英九總統
在最近當選後所言
大刀闊斧前進
脫胎換骨改變
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1 則留言:

Wei Wei 提到...

唉呦 ! 桃園機場被你照得這麼美 !

進出多次,每次都來匆匆, 去匆匆, 我從來沒發現一航廈變得這麼現代, 這麼漂亮了啊 ?!看起來政府是有在做事情喔 !

p.s. 還是你的相機及攝影技術太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