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6日 星期三

台北捷運文化

台北捷運淡水線
是台北捷運第一條開通的路線
從通車的第一天起
我就愛上了搭捷運
當時寒舍就在淡水捷運線
雙連站旁邊
走路到捷運站內僅僅三分鐘
捷運的方便與快速
經過14年的使用經驗
台北人似乎也發展出一套
獨特的台北捷運文化
這跟剛開始時
純粹只是一個交通運輸工具
已不可同日而語
捷運有一種其他交通工具
所少有的迷人的魅力

台北捷運站
與『高速鐵路』與『台灣鐵路』互通
換言之
只要你到了台北捷運站
換乘『高鐵台鐵
就能夠到達台灣任何你想去的城市
台北捷運站內一些大站
如『台北車站』
『忠孝復興站』和市政府站
又跟百貨公司連結
讓乘客出了捷運站
立即進入百貨公司的賣場內
『台北車站』的美食街
現在所發展出的模式
食物多樣 環境整潔 空間寬敞 
已經有超越百貨公司美食街的趨勢
目前台北捷運已有六條線路
明 後年接著又有松山線信義線的通車
到時候
我從淡水一趟車就可以直達信義路
到『鼎泰豐』門口吃小籠包了

台北捷運站內
有一個很有創意的燈箱廣告
旁邊有一行小字  非常有意思
上面寫著
《 你第一眼看到的是甚麼
LOVE or 台北
我第一眼先看到的是台北
雖然這兩個字都是英文
但大寫字體顯然還是
比較像中文的『台北』
這代表的涵意又是啥呢
是『我愛台北』
還是『台北有愛』
這其實是『台北捷運公司』的形象廣告
台灣有許多的人文特質
確實可以在捷運站內看到
就內涵來說
是一種人民內在集體意識的傳達
從外在來看
就是人民在搭捷運時的行為表現

故宮的文物
在捷運的通道上也可看到
增添不少城市的文化氣息
 雖然未必全看得懂
人文氣氛的營造
讓人們在為生活繁忙之際
心靈上能得到喘息的機會
 捷運站體內的電影戲院
 今天看早場的
《賽納克‧巴萊》下集
票價不但較日場便宜許多
觀眾也少
進到戲院場內
才發覺《賽納克‧巴萊》的觀眾還是不少
更有趣的是
看此片裡面的觀眾有不少是香港人
聽說《那一年 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這部台灣導演九把刀拍的電影
在香港上映不到一個月
票房衝破五千萬港幣
很快就能超越周星馳的《功夫》(港幣六千餘萬票房)
成為香港影史最賣座的華語影片
台灣的電影工業開始反攻香港了嗎
下星期《賽納克‧巴萊》就要在香港上映了
這是個好的開始
台北捷運站內
所有乘客自動靠右
讓出左邊給趕搭捷運班車的旅客通行
台北排隊文化的建立
應該是由捷運開始形成
 排隊是文明的象徵
現在去麵包店買麵包
大家都自然排成一行等待結帳
上車隊伍靠右
下車隊伍在左
既不爭先 也不恐後
大家就能井然有序
早上捷運淡水線車箱內
有一種平安詳和的氣氛


1 則留言:

wei wei 提到...

想念台北啊!